白癜风治疗微信群 http://www.guanxxg.com/news/roll/1563799.html 「本文来源:新福建」 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12月22日讯(通讯员刘建飞)农旅结合,提升水美“魅力”;环境整治,刷新乡村“颜值”;一村万树,激活富民“基因”……近年来,邵武下沙镇杨源村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发掘优质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效激发内生动力,打造“清新杨源、野钓天池”,稳步走上农民增收、产业增效、农旅结合的小康路。也因此,干群关系更加融洽,群众对干部更加信任,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凸显。 “野钓天池”人气旺 水天一色青丝锦,峰峦连绵叠翠屏。深冬时节,走进杨源村悦源湖,一江碧水,山环水绕,美得像是一幅画。 湖区里,水质清澈,绿树翠竹怀抱,自然环境优美,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沿湖两岸,不少钓鱼爱好者正在怡然垂钓。投食、装饵、抛竿、提竿......阳光下,鱼儿在空中画出一道美丽的弧线。一杆鱼竿在手,渔乐山湖之间。 悦源湖库容万方、多亩,是邵武市第二大水库。周围山峦叠翠、郁郁葱葱,是天然的野钓场所。 “杨源村环境好,空气好。前几年偶然的机会来到悦源湖后,看上了这边的风景,就想开发悦源湖。在这边待了几年,自己三高好了,妻子粉尘过敏也好了。”悦源湖老板何墩好深有感触地说。 年来,悦源湖休闲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共投资多万元完成环湖栈道米、水库周边道路硬化2.6公里、电力设施、水产养殖、餐饮、住宿等设施,利用风景秀丽的水库和周边林地资源,打造湖光山色、农旅结合的休闲观光旅游。 “现在前来野钓的游客越来越多,光钓鱼这块的收入就比从前增加了不少。只要天气好,悦源湖日均有30名以上的钓鱼爱好者,周末更是超过50人,还吸引了不少来自建阳、光泽和浙江义乌、台州等地的钓鱼爱好者在悦源湖钓鱼过夜。”悦源湖发展有限公司经理游国华信心满满说道。 “去年,在水库边修建的餐馆、民宿已投入使用,设有宴会大厅、KTV包间、烧烤区、公共柴火灶、采摘区、垂钓区等,是一座集餐饮、休闲旅游于一体的农家山庄。”悦源湖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游国华介绍道:“我们以倡导绿色生态、回归自然为主题,邵武和周边县市很多人带着家人和朋友来这里休息度假”。 据统计,年以来,到杨源村及悦源湖参观旅游人次达多人次,带动社会经济效益30多万元。 “清新杨源”生态美 杨源村是一个“年轻”的移民村。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村民陆陆续续从全国9省30个县自发移民而来,年9月经邵武市人民政府批准,正式成为建制村。 年以来,村里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在镇、村干部的共同努力和村民的积极配合下,原先乱搭乱建、乱堆乱放,鸡鸭乱跑、垃圾乱丢、污水横流的杨源村焕然一新。 新村经过统一规划设计,建设了鸡舍、柴火间、小公园、农机具停放场,对村民房前屋后进行彻底清理……从村民最关心、急需解决的问题入手。 “整治前,村民房前屋后各种杂物随意堆放,鸡鸭乱跑、垃圾乱丢,到处都是鸡鸭大便。”72岁的老党员熊松林说道。“现在环境好了,我在屋前种的桂花、枇杷、杨梅就让大家羡慕了,大家也喜欢种树了。朋友们来了,都说我住得不比城里差。” 除了这些看得见的变化,邻居们习惯的改变也让长期在外务工的吴赛英感受颇深:“以前村里的村民们门前乱堆放,鸡鸭散养,果皮纸屑随地扔,现在大家会定期打扫房前屋后卫生,更是主动和镇村干部一起整理村里卫生,村子发生了大变样!” 今年来,杨源村持续深化“蓝天碧水保卫攻坚整治行动”“河长制”“路长制”“农村垃圾分类”等工作,加强鳗鱼养殖场、生产生活污水排放等整治工作,涵养良好生态环境。11月16日以来,村环保员每天抽取各鳗场的水样,送达市生态环境局监测站,做好水质检测。 “一村万树”产业兴 乡村振兴,既要生态美,也要产业兴。年底,杨源村两委到浙江仙居学习考察。回来后,经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研究,决定引种发展仙居东魁杨梅产业。 在村党支部的引领下,结合“一村万树”产业模式,杨源村流转土地多亩,种植桑葚、百香果、杨梅、木槿花等树种,推进产业发展。 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杨源村在村集体林地还种植了80多亩东魁杨梅,预计年增加村财收入5万元。村里无偿为10户种植户提供杨梅树苗,种植面积达多亩,带动村民与村集体一起规模化、集约化种植,发展特色杨梅产业,实现集体和村民共同致富。 “我们还利用拆违后闲置用地、荒山地和村民房前屋后种植杨梅、枇杷、橘子等树种,即起到特色的美化绿化作用,还增加了村民收益。”村党支部书记魏志成介绍说。 为了进一步深化“一村万树”产业内涵,杨源村谋划建设悦源湖周边“彩色森林”,在一重山的山脊及水库周边,种植枫树、红叶石楠、红花榉木等彩色树种,提升“水美杨源,野钓天池”魅力,打造具有吸引力的网红打卡彩色胜地。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aowuzx.com/swmt/1577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