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彭泽县地处长江中下游的南岸,全县国土面积 一、创新机制,合理规划 集体林权分山到户后,林业和林下经济附加值不断增长,昔日的荒山秃领如今已成为了抢手的香馍馍。成片的树木有了,环境改善了,如何才能将林下空间转化为更大的财富,充分利用起日益金贵的土地资源,达到以短养长、综合发展的目的,成为林业产业化过程中急需破解的问题。彭泽县委、县政府明确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为主攻方向,重点创办做大、做强食用菌、养殖、药材三大林下经济产业基地,并开发成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通过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引入合作社模式组团发展,并依靠科技、现代化养殖方法,使得林下经济的发展高歌猛进。一是大力发展林下种植。充分利用丰富的林下资源发展种植业,因地制宜开发林果、林草、林花、林菜、林菌、林药等模式。该县东升镇省级公路两侧 二、政府引导,科技扶持 林下经济作为一种新的林业发展模式,群众知晓率较低。农民相关市场信息、种养殖技术缺乏,投资谨慎,这成为发展林下经济的制约瓶颈。彭泽县充分发挥政府在政策、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优势,主动服务,促进林下经济快速发展,积极引导群众走到林业产业化的道路上来。一是加大项目扶持。规范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建立林权交易中心和林产品专业市场,大力开展林权抵押贷款,推进森林保险,拓宽融资渠道,支持林下经济发展。按照性质不变、渠道多样、捆绑使用的原则,发展林下经济与农业综合开发、经济结构调整、畜牧养殖、扶贫开发、科技推广等项目有机结合。二是加大科技扶持。积极搭建企业、农民与高校、科研院所、技术推广单位之间的合作平台;积极引进和推广适宜林间种植、养殖的新品种、新技术,建立林下产品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服务体系。严格实行标准化生产,确保林下经济产品质量。多次聘请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对种养殖户进行培训,讲解林下种养殖的技术要领,并及时为农户提供相关信息、联系保险等事宜,降低其风险。同时组织种养殖户到先进地区参观学习,了解市场,以鲜活的增收致富的例子调动林下养殖户的积极性。三是加大信息扶持。建立销售网络,培育龙头企业。集中力量,引进和培育有实力、讲诚信、影响力大、辐射力强的企业,并通过龙头企业辐射带动,采取“龙头企业+基地+大户+农户”等模式,引导农户组建林业专业合作社组织,建立市场销售网络。 2006年,该县浩山乡通过招商引资,成功引进了浩山菌业和赣北菌业这两个菌种厂,采用龙头企业带农户发展模式促进食用菌产业的发展。2007年又成功引进了集生产、加工、服务、销售和科研为一体的,总投资超千万元的水木山珍食用菌科技产业园。同时,积极搭建发展平台。2006年成立了全县食用菌协会,成功的举办了多期生产技术培训班。与此同时,在食用菌协会的基础上,成立了赣北菌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水木山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实行“五统”,即统一原料供应、统一质量标准、统一生产技术、统一品牌包装、统一市场营销。 三、园区带动,典型示范 江西省彭泽县水木山珍食用菌科技产业园是在水木山珍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础上,由本县返乡青年投资兴建而成,集生产、加工、销售、服务、科研为一体的现代化科技产业园。产业园完全按照“标准化生产、工厂化培育”的产业发展模式,积极筹建生产规模达100万袋的食用菌生产基地,注册的“水木山珍”绿色商标已获得国家批准,并与上海农学院、江西农业大学等院校合作进行食用菌方面的技术交流与科研工作。该园座落在风景秀美、气候宜人的浩山乡柳墅村叶家坝,占地面积50亩,总投资规模为1400多万元,已引进全自动食用菌生产加工线。项目于去年10月底建成投产,已吸收从业人员200多人,形成年生产毛木耳100万袋的规模,产干货60万斤,每年可向周边地区提供菌种500万袋,年生产总值达600多万元,走出了一条“企业建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发展之路。2007年全乡食用菌产业总产值达到1200多万元,全乡人均纯收入仅此一项就增加450多元。 水木山珍科技产业园还实现了技术人才的良性循环与产业的市场对接。一是与上海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华中农大食用菌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聘请专家学者作为产业技术顾问,指导生产,培训人才。二是按照面向市场,彰显绿色的发展方向,积极做好食用菌商标注册和产品包装工作,提高产品附加值,真正实现食用菌产业与市场之间的有机对接。2010年在九江市农村经济工作会上,水木山珍合作社被评为全市农业优秀合作社和示范园。 四、以点带面,百花齐放 在彭泽发展食用菌产业有着良好而又广泛的群众基础,该浩山、上十岭、杨梓、浪溪等乡镇农民在水木山珍科技示范园的带动下,争相在林下和田间闲置土地上建起了自已的食用菌棚。由于“企业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发展之路形成,全县不断涌现出一大批像潘昆仑、计丙恩、朱汉培等生产种植大户,现仅食用菌种植户就有800多户,从业人员达2300多人。目前出产的鸡腿菇、猴头菇、小平菇等十余种产品每天通过物流远销全国各地,市场供不应求,食用菌特色产业呈现出欣欣向荣良好势头。 彭泽县政府在突出抓好水木山珍示范园建设的同时,指导各村组和农户,依托各种优势资源,形成了各自的独特产业,使全县的林下经济呈现出“遍地开花、百花齐放”的局面。该县浩山乡周志军从一个普通农民变成一个致富带头人,仅仅用了不到2年的时间,探索出林下养鸡、种草、养羊的发展模式。林下养殖山羊800只,年增收40万元。林地放养草鸡5000只,年产值10万余元。浩山乡海形村依托全村2万亩毛竹商品林基地为落脚点,大力开发林下冬、春笋产业,年产笋用品近100万公斤,产值达300万元等。越来越多的农户走上了这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