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aowuzx.com/swmt/23.html

近年来,安徽省宁国市抓住林权改革“明晰了产权、搞活了机制”的契机,积极鼓励扶持广大农民发展以清代就享有“宁前胡”之称的宁国地道大宗药材前胡种植为主的林下经济,走出了一条农民致富增收的新路子

宁国市是安徽省重点山区县,林业用地面积28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5.3%。林改以来,广大农民发展林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把山当田种”成为林农的自觉行为。为充分利用林下林地资源,提高林地产出效率,让林地早点下“金蛋”,广大农民在政府的重视扶持下,探索出了在山核桃林和新造竹林内种植中药材、山核桃林下种草、用材林和苗圃地绿化苗木下养殖等多种模式的林下种植中药材和发展养殖业的致富新途径。

一、加大对林下经济发展的扶持力度

宁国市把林下经济发展作为产业调整、致富农民的一个重要方面进行引导和扶持。在实施退耕还林等重点工程建设中,新发展的山核桃、毛竹林等面积较大,还都处于幼林阶段,扶育工作量大,且在短时间内没有效益。为解决这个问题,市委、市政府决定鼓励支持农民发展林下经济,鼓励林中套种以宁前胡为主的中药材以及种草等,不仅减少抚育管理费用,也有利于水土保持,更重要的是短期即可获得效益。市政府成立了由分管市长任组长的中药材产业化工作领导组,下发了《关于加大对农村扶持力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若干政策》等文件,规定对当年发展种植中药材100亩以上,亩均产值1500元以上的给予奖励;对中药材种植或加工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通过国家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的均奖励5万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植中药材的积极性。在山核桃主产区鼓励林农在山核桃林下种草,并免费提供种子,以促进山核桃林生态的修复及可持续发展。

二、形成合理的区域化发展格局

前胡是制作止咳化痰类中成药的主要原料。宁国市所产前胡以具有“个大、皮黑、条长、内黄、香味浓”等优点而著称,清代就享有“宁前胡”之称,长期以来在中药市场上供不应求。在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宁前胡种植为主的林下经济区域化布局已初步形成。其宁前胡种植主要集中分布在中溪、万家、霞西、甲路、胡乐、仙霞、云梯等乡镇,以基地示范种植和农户集中连片种植为主。其中中溪镇的石坑村、凤凰村、万家乡云山村、霞西镇虹龙村、胡乐镇竹川村种植的宁前胡均在1000亩以上,已成为户户种药的“药材村”。林下养殖主要是养土鸡,重点分布在河沥、竹峰等办事处,面积200余亩。林下种草,主要是白三叶、紫穗槐、油菜等,重点分布在南极、胡乐、仙霞等乡镇,面积3000余亩,主要是在山核桃林内种草防止水土流失、增加绿肥、保护生态。

三、提高林农的组织化程度

为了提高了林下经济产业的组织化程度,将农民组织起来闯市场,近年来以宁国市千方中药发展有限公司以及中药材营销户等为主,自发成立了以种植宁前胡中药材为主的专业合作社7家,社员1500余人,带动农户4000余户,成为林下经济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在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下,已形成千亩以上的宁前胡种植基地6个,种植专业村10个,初步形成了“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林下种植中药材产业化的格局。同时,利用公司及合作社提供的市场信息,预测市场行情,组织农户种植,形成了良好的信息和技术支持体系。

四、加强技术培训和服务

为了提高宁前胡的质量和产量,宁国市与安徽中医学院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制订了《宁前胡仿野生繁育与规范化种植技术操作规程》、《宁前胡仿野生繁育及规范化种植(GAP)技术》、《前胡生物学特性及规范化种植(GAP)关键技术研究》;产品主要销往太极集团、北京同仁堂、神威药业等国内著名的中成药生产厂商。以合作社为依托,加大技术培训力度,推广以宁前胡种植为主的标准化生产技术,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促进了宁前胡的规范化种植和生产,提高了宁前胡中药材的质量和产量。

山区农民从宁前胡野生改家种的成功经验中得到启示,不断发展多种中药材野生改家种,丰富了全市中药材的种植品种,如木瓜、金荞麦、香茶菜等几个有发展潜力的品种经过试种,取得了较好的产量和效益。全市中药材生产已初步形成了以“宁前胡”为主,其他品种为辅的“一花独秀,百花满园”的发展局面。

五、发展林下经济成效凸显

全市林下经济特别是以中药材宁前胡为主的林下种植业发展迅猛,取得了较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由于宁前胡的显著优点和标准化种植技术,进一步提升了前胡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产品主要销往太极集团、北京同仁堂、神威药业等国内著名的中成药生产厂商,价格一路走高。 2009年宁前胡价格达历史最高水平,每公斤干品达到45元,亩产值一般在3000元以上,高产的可达到5000元。在种植集中的村组,所有的幼林地全部套种了前胡,面积从几亩至十几亩的种植户比比皆是,随着农村青壮年大量外出务工,种植中药材成为不能外出务工的留守人员增加收入的一个新的途径。霞西镇虹龙村地处偏僻,过去农民无好的增收项目,如今虹阳、范坞等村民组的农民户户种前胡,2009年仅中药材一项为农民增收300余万元。万家乡云山村王家坞村民组农民周国庆2010年种植宁前胡100余亩,收入近30万元。据统计,2010年全市人工仿野生种植的宁前胡面积达1.1万余亩,年产量1000余吨,产值5000多万元。2009年宁国市荣获“中国前胡之乡”称号, 2010年“宁前胡”成功申报了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全市林下养殖年产值达400余万元;林下种草对防止水土流失、增加绿肥、保护生态起到了积极作用。

以宁前胡为主的林下种植中药材生产已成为宁国市又一个农业优势产业和朝阳产业,资源优势正在转化为经济优势。宁国市将进一步扩大林下种植中药材的规模和精深加工水平,进一步扩大中药材合作社的规模,努力实现中药材专业合作社社员与中药材加工龙头企业之间的产销一体化经营,实现以林下种植宁前胡为主的中药材产业化的发展。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