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山作为邵武市食用菌大镇,学校始终秉持‘开门办学’优秀传统理念,充分依托优势资源,将科学教育课堂搬到田野里、大棚内,打造香菇、竹荪等食用菌本土科教特色课程,通过了解食用菌的栽培过程、生长条件、营养价值、药用价值等,以实践之新促知识入心,该课程受到学生的喜爱和点赞。”邵武市沿山中学负责人满怀欣喜地说。 沿山中学的科学教育只是邵武市“双减”背景下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邵武市紧抓“双减”机遇,聚焦“实”“活”,搭平台、强品牌、浓氛围,不断探索“双减”背景下科学教育新模式。 高位谋划,让科教课程“实”起来 一是需求摸清。全面推行课后服务“2+N”模式,建立学校出单、学生点单、教师接单的“三单”服务机制,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菜单式”征集学生课后服务科学类课程需求,确保高质量组建社团、设置课程、推送资源、教育指导,有效激发学生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 二是课程定准。因校制宜、因生制宜,组建课后服务科学社团,设立了电子百拼、编程、机器人、无人机、3D打印、小牛顿等“一揽子”广受学生喜爱的科学类课后服务特色课程,城区中小学科学教育覆盖率达%。《引入“非遗文化”丰富课后服务课程内容》入选教育部“双减”典型案例。 三是队伍建强。落实中小学教师科学素养提升行动计划,实施新任教师到卓越教师五级梯次培养机制,成立信息科技名师工作室,组建骨干教研团队,聘请人工智能教育校外导师,邀请科技专家、金牌教练入校指导。邵武市现有省级优秀科技辅导员1名、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裁判1人、南平市优秀指导教师13名。 协同推进,让科教实践“活”起来 一是全身心打造科教空间。以校内为主体,因校制宜打造校内科技馆、创客空间、小小植物园、小小动物园;以企业为助力,打造企业冠名的精细化工、电商、中药等实训基地;以实践基地为平台,借助6个省级或南平市级中小学生研学实践基地,每年组织余名学生走进大自然发现问题、开展研究、解决问题。 二是全学段构建科教体系。构建“幼儿园—小学—中学”全学段科学教育衔接培养机制。幼儿抓启蒙,遴选实验幼儿园、托幼中心作为试点园,初步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小学打基础,培养小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发现、思考、追问科学问题的意识;中学重内涵,引领青少年树立科学之志,邀请科学界杰出校友回母校讲述他们的故事,激励更多学子为强国建设而努力。 三是全民化助力科教发展。做好“请进来”“走出去”两篇文章,校内持续开展科普大篷车进校园、科普助学邵武行、人工智能实践体验开放日等活动。积极倡导家长利用节假日带孩子走进科技馆、科技中心,以“科普+实践”“科普+旅游”促孩子科学素养提升。 四是全方位搭建实践平台。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省、南平市的机器人等各类合规科技竞赛,年以来荣获国家级奖项6个、省级奖项49个,以赛促教,引导中小学生深入开展科学研究。加强学校科学教育实践环境建设,邵武第四中学入选中国科协“科创筑梦”助力“双减”试点单位、福建省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试点校,邵武第二实验小学入选首批福建省智慧校园试点校。 (编审:刘佳)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aowuzx.com/swmt/1517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