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

说起来,邵武也是小编出生的地方,当初还因为是超生的小孩差点被父母送给某对邵武夫妇当养女。看来,我也是与邵武这座城有不解之缘。言归正传,长这么大,也进过了不少城,却始终在兜兜转转。一直在想在一个很严肃的问题,自己会不会到老来想要回归时却发现要面临“留不下的城市,回不了的乡村”的窘境,这个无聊的问题最近还真是时常让小编苦恼不已。

我的第二故乡小城邵武在家的时候无比向往外面的生活,而当真正活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有一天想要寻找来时的路,却变得那样的艰难.

闽北小城——邵武,是我的第二故乡。在已有的短暂岁月中,邵武是我从小长大上学的地方。这里有我辍学的小学,叛逆的初中,转学的高中,还有至今仍在小城操劳的父母。

八十年代初期,父亲便来到这座位于福建闽北山区的小城,开始种子生意谋生。父亲的生意经历了从邵武周边乡镇的赶集散卖,到后来承租固定店面,从福州老家收种,到后来进入上游种子市场批发零售,十几年如一日地做着蔬菜种子生意。听父亲讲,早些年生活没有大花销,每天卖种子也有固定收入,但后来因为我们几个小孩陆续上大学的教育负担,种子经营生意开始慢慢扩大和定型,销售品种不断的调整增多,最后才有了现在主营多品种蔬菜种子作物的生意。

这座小城,曾经也停留过很多家族里的亲人,他们跟随父亲短暂的停留,来到这座小城谋生。大姑卷烟卖烟,四叔赶集卖猪药,小叔的打零工,小姐姐出生在“东关”医院,堂妹小燕出生在这里的老城故县……都是而隔三岔五地停留,短暂而苍白,仿佛那些从灰白到彩色的画面,只因父母这三十年的坚守中,显得色彩斑斓。

父亲还在那么年轻的时候,就挑起养家的大梁,开始了起早贪黑的守“店”、“赶集市”的小本生意。同所有其他城市一样,由于异地户籍,我们几个小孩在这座小城接受教育,是顺着小学的高价、初中的借读费、高中的择校费一路走来。这么多年来父亲就这样义无反顾地与母亲周旋在我们三个小孩的教育博弈中。

回想当年不懂事的自己,时常用负面的情绪看待父亲,不解为何他会选择在这样一座城市选择这样一份辛苦又回报很少的行业,同时还要终日面对的是那些斤斤计较的仅能维持自我温饱的底层农民,当初的自己放肆地觉得这类人是“不信任、贪小便宜、自大”的代名词。

我坦诚当初的自己并没有足够的生活阅历,对待问题的看法也总是偏激而单薄,好在父亲用他三十年的坚守让我看到了更多对我人生有意义的养分。父母在邵武做生意的三十年,也是大环境巨变的三十年,其中自然也有很多挫折。但他们通过自己的理解和行动,在这个城市里,辛苦拉拔者哥哥姐姐还有我,并始终坚信我们这一代都能过上好日子。这种信念的动力,强大到战胜世间一切生活的艰难和心态的抱怨。

在的“老张种子行”的招牌下,父母坚持的这三十多年,用善良,宽容,真诚,妥协,在生意经营与家庭中来回拉扯,来平衡经营“生意”和养育我们,让我们健康成长,这其中的耐心、韧性、谅解、宽容、包涵,都是对我们永远的营养。

尽管发现,我已经回不到这里了。从一座城到了另一座城,终日忙碌、奔波。即使生活中充满着迷茫与不确定,但我还始终坚信,有了父母的这座城,也依旧是指引我回家灯塔、明灯。每每想起老旧的店铺(老张种子店)、老妈的絮叨、老爸的急躁脾气和大嗓门,不安定的心也总能慢慢沉静。

小城邵武,之于我和哥哥姐姐,是从小长大的地方。熟悉的学校、街道,邻居,但对于父母,则永远是个无法安定下来的暂时停留的地方。偶尔习惯不了饮食的辣,冬季的冷,还有父母至今只能听懂却不会用的邵武本地话无不在提醒着我们的根不在这里。福州乡下的老家,有父母的父母,父母的兄弟姐妹,父母辛勤劳动构建的家,熟悉的亲人,朋友以及祖辈流传下来的生活习惯,是他们一直想要回去的地方。

父亲说,年轻的时候委曲求全,带着你母亲选择留在了邵武,卖了一辈子的种子,或许行业也是选错了,唯一能弥补的是,希望我们两个男孩今后的日子能独立,自己干了这么多年想退休了,同母亲一起回归生生养他们的那片土地,“种些菜,养些花,还能走的动的时候,带着母亲走那些曾经没有走过的路“。

编辑:小燕

欢迎







































肛门有坠涨的感觉是痔疮引起的吗
经常熬夜会引起直肠炎吗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aowuzx.com/swmt/194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