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丨柯婧 古典的和平(节选)作者/戴健 朗读丨千萌和平古镇,是一曲饱含闽北乡土气息的山歌,从遥远传唱至今;是一颗古朴的明珠,从远古璀璨到今天;是一座历史博物馆,抖落的是尘埃,留下的是珍贵。没到和平古镇之前,我对和平的古心存怀疑。但当脚步踏进和平那一刻起,我信服了和平是闽北古民居群的典范,是一处全国罕见的城堡式大村镇,是一幅蕴含浓郁农耕文化、古意盎然的水墨丹青。位于闽北重镇邵武南部的和平,古称“禾坪”。古闽越先民早在四千多年前即在此拓土生息,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点燃了文明之光。当地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始于唐代,唐时称“昼锦”;宋为“昼锦乡和平里”;明万历年间(-)和平开始修宝塔、建城堡。和平城堡就地取材,全部用河卵石砌成,别具匠心。至今仍屹立的东门、北门谯楼见证了几百年的风雨;谯楼顶上,翻飞舒卷的仍是亘古不变的白云清风、沐浴的仍是不老的朝晖夕阳。 这里古迹星罗棋布,不仅有城堡、谯楼、分县衙门,由明末著名军事家、民族英雄袁崇焕题写塔名的“聚奎塔”,闽北历史上最早的宗族书院一一和平书院,还有许多庵庙宫观、祠堂及义仓,更有三百余幢明清居民建筑,仅建筑技艺精湛、雕饰精美、外观壮美的“大夫第”就有五座,是我国保留最好,最具特色的古民居建筑群之一。古镇保留了完整的古街巷。城堡内有两条分别连接东西城门和南北城门的古街,街道两侧纵横交错的大小巷道,有的中间铺青石板,两边铺河卵石,有的全部铺河卵石。贯穿古镇南北的旧市街,被誉为“福建第一古街”。和平古镇历史文化积淀深厚。从唐代到科举废除时,和平出了一百三十七名进士,被誉为“进士之乡”。许多传统的民风民俗传承下来,如傩舞、三角戏、浴佛节传经、游浆豆腐、摆果台等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平游浆豆腐的制作工艺堪称中国一绝,它是用老的豆浆作为酵母,发酵而成,不添加石膏与卤水,是纯绿色食品。和平的油炸豆腐别有特色,有诗赞道:“温柔玉板满盘鲜,扑入油花唱又颠;金甲披身香四逸,千烹万煮总缠绵。”还有“泥鳅钻豆腐”“熏烤鲤鱼干”“和平包糍”“和平田螺”“和平米粉”等烹饪绝活,名闻遐迩,享誉久远。轻轻行进在幽邃的古镇小巷里,把袅袅炊烟揽入眼帘,将鸡鸣犬吠听成一曲曲朴实动听的民谣;任脚步声回荡在古老的石板路上,把自己融入古镇,融入历史,去领略古镇的文明与智慧,去感知古镇千载有力的脉动。主播千萌 作品选自《八闽古城古镇古村丛书》 海峡文艺出版社 “海博夜读”期待您的作品,如果您有想要分享的文章或图片,欢迎投稿至邮箱hbydu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aowuzx.com/swxx/1528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