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新福建」 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11月30日讯(通讯员毛圣南/文丁建军蔡宣鹏/图)派驻一个科特派,解决一项技术,带动一个企业。近年来邵武市以企业科特派为桥梁,进一步强化产学研用结合,促进更多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在金塘工业园区有不少企业在科技特派员的助力下,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福建邵武创鑫新材料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一员。 福建邵武创鑫新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研发、生产和销售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和阻燃剂的高新技术企业,成立于年,年投产,前几年因为技术人才缺乏,生产效率低,成本高,发展不太顺利。如今,车间内机械设备运转不停,生产一片红火。这巨大的改变得益于省级科技特派员吴茂祥的加入。 吴茂祥是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的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课题组长。他在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研发上开展了大量工作,有多项技术成功进行了转移转化,实现工业化生产,销售收入超过亿元。主持或参与包括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科院纳米先导专项、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题、中科院院地合作项目,中科院STS重点项目等的研发工作。已发表SCI论文20多篇,已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0件。年来,吴茂祥协同他的课题组--3名博士5名硕士组成的科研团队,为邵武创鑫提供了一系列人才、技术支持。 为了切实把好生产关,吴茂祥把技术上的一些关键点教给生产操作车间,通过不断地交流、学习,使技术人员掌握相应的知识。生产经理陈培湘就是吴茂祥在创鑫公司的徒弟之一:“在吴老师这边,我自己亲身体会可以学到很多东西,比如各方面知识,还有生产上的一些能力。” 福建邵武创鑫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肖五三表示:“吴茂祥老师作为一名科技特派员,从生产力研发到产业化整个全过程的介入,对我们创鑫起到很大的一个帮助的作用。从年到今年,业绩成倍地增长,对我们整个生产的产品品质起到了很大的稳定作用,生产效率也大大提高,成本大幅地降低。” 目前邵武创鑫生产的产品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已经打入国内国内外知名的电解液厂家,包括韩国亿恩科、日本中央硝子等等,相应地占有了一定市场份额。在科特派制度的助力下,邵武创鑫擘画高质量发展新蓝图,计划在未来有更大的发展和投资,使更多的产品能够进入供应体系。 “这几年我们发现科特派起的非常大的作用,包括我们周边的企业都在探讨交流的时候也在反馈这个是很好的一个制度,科技人员怎样把研发产品投入产业化,就是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很典型的一个制度一个政策,所以我们觉得是非常好。我们企业非常欢迎这样的一个制度,我们希望能够将来有更多的科技特派员或者科技特派员的团队派驻到我们企业,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研发新产品。”肖五三介绍说。 相较实验室研发,生产企业更多地考虑成本、环境、安全等因素。因此,从小试研发到批量生产,中间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其中一个量变就可能导致质变,通过现场的判断、观察,能发现一些在实验室里想象不到的问题。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在助力企业的过程中,将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课题组成员,能够促使他们更好地将小试而来的科研成果转化成能够批量生产的产品,构成生产与研发的良性互动。吴茂祥作为科技特派员入驻企业,让企业接触到对口技术人才,既有利于技术攻关,又可以把技术推向市场,在实现对企业的智慧输入的同时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对企业、研究所来说是一种双赢。 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关键是人才。目前邵武市共有92名企业科特派分布在71家工业企业中,他们围绕七大绿色产业、武夷品牌、生态银行、水美城市和健共体项目的全链条技术需求,将科技服务工作向绿色发展、健康养生、乡村旅游等领域延伸,以国道沿线,建设拿口、大竹、晒口一线科特派产业服务示范带;用实际行动着力破解涉企技术难题,理顺企业发展规划,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助力邵武经济高质量发展。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aowuzx.com/swxw/1555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