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会已经圆满落幕,冬奥健儿们的矫健身姿却令人久久难以忘怀,他们也成为了新时代的“新顶流”,组工干部要追光冬奥“孤勇者”,学习他们身上的闪光品质,不断激发干事创业的激情和活力。 从武大靖的孤胆气魄中解锁“沙场才见赤子心”的恒心。“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短道老将武大靖带领团队在短道速滑混合团体米接力比赛中斩获金牌。但是他的冠军之路却走得异常艰难,10岁开始练习短道速滑,入选国家队后却只能担任国家队女队陪练。他并没有放弃自己,拖着满身伤病,坚持日复一日的训练,终是用汗水杀出一条血路。组织工作往往和短道速滑一样,需要“拼速度”,工作要求高、任务重、节奏快,“白+黑”“5+2”是常态。组工干部同样要像武大靖一样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孤独、坐得住“冷板凳”,怀着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信念,坚持久久为功,把眼光放长远,把脚步走踏实。时刻保持“乱石飞渡仍从容”的心境,不因一时的得失成败而气馁,而是始终把为人民群众谋福祉放在心上、落在脚上。 从苏翊鸣的勇往直前中解锁“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决心。“自古英雄出少年”。17岁小将苏翊鸣在冬奥首秀上可谓“翊鸣惊人”,拿下1金1银。苏翊鸣4岁与滑雪结缘,很多人称其为天才运动员,但背后靠的是努力与拼搏的汗水。为了挑战一个高难度动作,他需要反复练习6个小时。繁重的训练,曾经让他在一周之内滑坏了4块雪板。组工干部要学习苏翊鸣身上的“牛劲”,增强把每一项工作都做到完美的决心,碰到复杂的问题,要用抓“牛鼻子”的办法集中精力解决主要矛盾,碰到棘手的难题,要用钻“牛角尖”的态度咬紧牙关啃下硬骨头,真正做到干一行、专一行、精一行。一天做不成的事,就坚持做一个月,一个月做不好的事,就坚持做一年,充分发扬“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决心,把组织工作做得虎虎生威。 从谷爱凌的强者恒强中解锁“欲与天公试比高”的信心。“厚积薄发、志在必得”。天才少女谷爱凌在冬奥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的赛场上,凭借高难度的完美一跳,摘得金牌。从未在正式比赛做过这个动作的她,在暂时排名第二的情况下选择在最后一跳挑战自己,为了掌握这一动作,谷爱凌每天从上午11点训练到下午4点,过程中还摔哭过。完美一跳的背后,是她刻苦的练习和极限挑战的勇气。每一位组工干部都应该像谷爱凌一样坚定敢于亮剑的信心,保持超越自我的积极心态,追求精益求精。“磨刀不误砍柴工”,组工干部在日常工作就要注重磨炼自己,花大力气、下苦功夫,把业务学精、把本领练强,在理论素质、业务水平等方面保持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己的厚度和宽度,才能在直面困难的时候信心更足,在关键时刻秀出“完美一跳”。 “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冬奥健儿在全世界人民面前展现了中华儿女的风采,组工干部要从他们中汲取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交出亮眼的成绩单,不愧于组工干部这个身份,不愧于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 来源/作者:福建省邵武市余瑞鑫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aowuzx.com/swxw/1553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