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平仙回瑶乡惊现稀世大关刀 作者:农民通讯员 三国名将关羽使用一把82斤偃月关刀,战场上所向披靡,敌人闻风丧胆。最近,在昭平仙回发现两把一百多斤重的大关刀,安徽电视台闻讯也专程赶来采访,下面让我们走进美丽的仙回瑶乡,目睹大关刀的风采,及其背后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 前段时间,我在《平乐热线》,发表了一篇文章《黄仲拙为民修江、桂江人民缅怀他》,文章在当地引起不小反响,黄氏族人对我和《平乐热线》,感恩倍至。作为一名新闻写作爱好者,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讴歌好人好事,挖掘与宣传当地的历史,彰显我们少数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使之能更好的,一代代宏扬与传承下去,是我们的职责与使命。这就是我喜欢新闻写作的初衷与动力。 在古代,冷兵器时代,古人在战场上使用的武器,样式五花八门,品种多不胜数。其中以三国时代的名将关羽,使用的青龙偃月刀最为著名,(据史书记载此刀重82斤)。关羽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民间把他尊称为“.关公",敬奉为镇宅护院,驱魔挡鬼的门神。后人因此把类似青龙偃月刀的长柄大刀称为“关刀” 在昭平县仙回乡古盘村伏龙屯,黄氏宗祠两旁立有两把大关刀。稍大的一把长2,78米,重斤,刀柄直径10厘米,实心铁杆铸造而成,另外一把稍为短小一点,重斤。经历了多年的风雨岁月,两把关刀看上去己有些锈迹斑斑,彰显着厚重的历史底蕴。 俗话说“关公面前耍大刀.”,自不量力。可关公当年使用的青龙偃月刀才82斤,跟如今昭平县仙回乡古盘村伏龙屯,黄氏家族的这两把大刀斤,斤相比,真是小巫见大巫。令人无不啧啧称赞,黄氏先祖力大无比。 以前,由于黄氏宗祠疏忽管理,这两把大刀也命运多舛,幸亏族人发现及时,险些被不法分子偷盜,在文革期间,还被人民公社食堂,作为劈柴的大刀。后由族长带回家保管,直到年,黄氏族人,才把两把大刀,放到祠堂供子孙后代瞻仰,以彰显先祖的丰功伟绩,激励后人奋发有为,建功立业,光宗耀祖。 年8月份,安徽电视台大型姓氏文化寻根节目,《百家姓》栏目组,闻讯此事,还千里迢迢专程赶到昭平仙回采访,拍摄黄氏宗祠的两把关刀,与黄氏家族的传奇历史故事,让全国人民领略黄氏家族的传家宝大关刀的风采,及其历史渊源。 黄氏族人介绍,大关刀是他们先祖,明朝武将黄仲拙生前使用过的兵器。 黄仲拙,字印州,(祖籍,福建邵武和平镇坎头村,黄峭后裔),生于明嘉靖丁酉年(年),广西向武州人(今天等县人),黄仲拙明万历三年(年),随总兵李锡镇压府江(今桂江)的少数民族判乱,因臂力过人,智勇双全,使用一把斤的大关刀,虎虎生风,所向披靡,匪寇闻风丧胆,剿除荔浦乱,平定永安凶,安定府江蛮。被朝廷授予韦垌(今钟山县清塘)巡检司,他上任后,筑造城池,屯兵据守。 明万历十三年(年),又奉命征剿古眉地(今仙回)蛮寇,大获全胜,明王朝见黄仲拙忠君爱国,屡建奇功,于万历十四年(年),棘封他为将仕郎,古眉地(今昭平县仙回乡)巡检司,准予子孙后代继承,(据黄氏族谱记载,世袭巡检司四代,共年,年一一年),黄仲拙遂定居仙回,筑造城池,设立衙署,屯兵据守。 巡检(相当于现在的地方驻军机构),古代一般设立于距离县城,稍远的重要边关、隘口、要塞之地,为节省军费开支,政府并拨给田地让驻军耕种,实行耕战相结合的方略。 巡检司一职,始于五代,盛于两宋,授职于有功的将领,为九品官,受州县指挥,其职责为统领地方驻军,维护地方治安,缉捕盗贼,保境安民,相当于现在的公安局长之职。 黄仲拙平生最大功绩在于修府江。 府江发源于华南最高峰猫儿山,府江落差大,滩险弯多,江水惊涛湍急,河床暗礁遍布。公元年,秦始皇修通灵渠,沟通了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是当时国家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也是广西沟通各地的必经之路,一切粮草输送,文书往来,官员迁谪等都靠府江航运往来,在靠篙,纤,橹,桨,行船的舟楫年代,航运难度大,常出海事。严重威胁着府江船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明万历戊申年,中丞蔡龙(中央监案官),从梧州朔桂江上桂林,亲身经历府江,滩高险恶后,即嘱时任平乐府长官陈郡守,组织人力疏浚府江。 当时有人认为,河道与天生成,有孕育之灵,一旦开凿,会伤龙脉,不得安宁。也有人认为工程浩大,耗资甚巨,难以修浚,黄仲拙不信邪。他抱着一颗拳拳为民之心,誓与世俗抗争。 明万历36年(年),平乐府陈郡守任命黄仲拙全权负责修府江事宜,他不顾古稀之年(己72岁),捐帑金三千余两,率领五个儿子及古眉寨兵士,浩浩荡荡开赴府江各工地,与修河士兵,民工风餐露宿在江边,他每天柱着拐杖,跋山涉水奔波于各工地督察工程进展,为提高工作效率,他独具匠心制造出三角船,千斤飞锤,五龙爪,蜈蚣铲,等新型开江工具,在施工中大显神威,事半功倍,大大的缩短了施工工期。 历三年艰辛,终于把平乐至昭平段百里府江,48处险滩疏浚荡平,使河道畅通无阻,行船安全有了保障。有力的促进了府江两岸的经济贸易和生产发展,黄仲拙为府江人民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明万历丁巳年(年)八月二十七日丑时,黄仲拙在昭平县仙回病逝,享年80岁。 明朝政府为了表彰黄仲拙,修平乐至昭平府江的功绩,赐予“建城池立哨葆弹压英迴两地、开府江剿蛮寇功垂史册千秋",对联牌匾一幅。让黄氏子孙后代及当地民众赡仰。(很可惜,牌匾在文革时期,被当作四旧毁坏)。 还特此下旨令给平乐府官员,要他们在昭平县文竹镇大广村与平乐县大发瑶族乡黄龙村,两县交界处,桂江猪牙滩,滩头西岸边,修建一座庙宇(现当地人称“猪牙庙),给两县当地民众与府江船民上下经此烧香祭奠与缅怀。 黄仲拙为民修江的功绩均载入《广西省志》《广西通志》《昭平县志》史册之中。 配图作者:昭平社区桂江狼 中科白癜风公认好口碑医院白癜风会传染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aowuzx.com/swzx/867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