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洒梧桐祭

□罡风

年7月,邵武东关,一颗人头被悬挂在老城门上,能看清的只有那一双剑眉依然昂扬。伴随着午后的刺耳蝉鸣,蜷缩在城门洞里的几个民团不时筛锣吆喝一声:“来看啊,看共匪的下场,看共匪头目黄老虎的下场”。悬挂在城头上的头颅正是威震敌胆的工农红军闽北独立师师长,号称黄老虎的黄立贵。这一天上午在邵武晒口的梧桐祭,纵横闽北七年,坚持闽北游击战三年的黄立贵师长在一场敌我悬殊的战斗中牺牲,英年三十三岁。

第一次看到黄立贵师长的遗像是在武夷山大安苏区纪念馆,清秀的面庞,一双剑眉透露顽强与坚毅。他出生在江西横峰一个贫农家庭,读过三年私塾,为地主放过牛、当过长工。年夏,他经吴先民的指引,秘密参加了青板桥农民协会筹委会的工作,并在其后的弋阳横峰暴动及革命战争中迅速成长为一名智勇双全的虎将。从年到年初,组织上两次选送他到信江军政学校去培训。结业后,他出任红军排长、连长、营长。年初第二次反围剿闽北苏区遭到重大挫折后,他临危受命,赣东北红十军军长方志敏命令黄立贵率领军部特务营独立挺进闽北,担负起重建闽北苏区根据地的重任。从此,黄立贵与闽北结下不解之缘,他也不负组织重托,将特务营发展成闽北独立团、闽北独立师,七年纵横闽北,打得敌人惊呼“黄老虎”。

三个月后,遭受重创的闽北红军在黄立贵的率领下就反守为攻。6月14日,闽北重镇崇安大雨倾盆,一支红军队伍在暴雨的掩护下悄悄接近城墙高大的崇安城,这是黄立贵入闽后第一次部署和指挥的攻坚战。崇安城有坚固的城墙,易守难攻。根据侦察获悉:崇安城守敌除正规军的一个连外,还有民团、警备队共三百余人,防守严密。为寻求攻城机会,从六月初黄立贵从闽北红军独立团分出三支部队赴崇东、崇南、崇北边境地区活动,以造成紧张形势,分散敌人兵力,他自己亲率百余人伺机袭击崇安城。14日,崇安周边的紧张局势终于诱使敌人分兵一连人外出。黄立贵抓住这一战机,亲率仅有的百余人,夜冒倾盆大雨翻越城墙,消灭守敌百余人,击毙伪县长等,一举袭占崇安城,第一次解放了崇安县。这次战斗,重新树起闽北红军的旗帜,一扫年初挫折的阴霾,队伍的革命信心得到鼓舞。到年底,闽北红军独立团已发展到千余人,有枪七百余支,成为闽北红军的一支强有力的主力团。年11月,闽北红军独立团扩大为师,黄立贵担任独立师师长。年4月,红七军团组建时,黄立贵一度出任红七军团二十一师师长,与同任红七军团二十师师长的粟裕并肩战斗。可惜历史无法假设,如果不是三七年七月利益熏心的杨甲长告密,招致一场意外的遭遇战,黄立贵师长英年血洒邵武晒口梧桐祭,是否五五年授勋时,共和国又多了一个与粟裕将军齐名的大将?

关于黄立贵师长的智勇,大安苏区纪念馆义务讲解员张珍秀老师收集的两则故事尤为惊心动魄。

第一则大智:那是红军长征后的冬天,留下来坚持游击战的黄立贵率部与敌人周旋,在两面绝壁的一条小山沟里被敌军的几千人围困,山沟前有敌军堵截,后有敌人追兵。天黑下来了,又下着阴雨,冷风刺骨,红军指战员们又累又饿。黄立贵镇定命令部队就地休息,睡觉待命。派出哨兵侦查后,黄立贵分析敌情,精准判断:前堵我军的敌人一个营,不足以堵住我们,而后追的敌人有两个团,追进山沟来兵力展不开,必定分兵绕到前面去堵击。因此,他果断决定不惊动前方阻截之敌,向有敌军两个团重兵追击方向突围。下半夜部队悄悄后队变前队,向敌人重兵结集地缓缓推进。敌人做梦都想不到,黎明时分,就在部分敌人拔营绕过绝壁到前面阻截留下一道空隙时,我军不费一枪一弹,从空隙中安然突围。

第二则大勇:闽北三年游击战争开始后,敌人搞移民并村,施行保甲制,运用碉堡战术,对游击区进行层层封锁,并纠集数以万计的兵力,对游击区进行反复“围剿”。年初,黄立贵率领的三四十人,被敌七十九师所部包围在上楼村的一座地主庄园里。晚上,敌人发动了火攻,妄图把黄立贵和红军战士烧死在庄园里。一时火焰冲天,就在战士们感到突围无望的时候,黄立贵下令“放火后敌人会退后观望,突围的机会到了。”但这时仅存三颗子弹,一颗手榴弹。他要求将弹药都集中在他手上,只见他一手拿枪,一手提一把大刀,腰插手榴弹,突然打开大门发起冲锋,三发子弹迅速将堵在门口的敌兵撂倒,抡起大刀劈到扑过来的几个敌人,同时将手榴弹甩向追来的敌兵,乘敌人愣神的瞬间,同志们就跟着他往外冲。可是,一会儿队伍冲散了,为集中队伍,黄立贵急中生智,火光映衬下,他一手高举驳壳枪,一手高举大刀,高声喊道:“黄老虎在此,有种的就过来!”这么一喊,敌人不知道他枪中已无子弹,迫于“黄老虎”的威名,一时都不敢上前,而战士们闻声便纷纷向他靠拢,借着夜色迅速冲往村外的一座山上。

长征是一首史诗,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一部从艰辛走向胜利的史诗,那么留在江南在艰难困苦中坚持了三年的游击战也是一部史诗,一部艰难决绝的史诗。

年8月,闽北分区委召开扩大会议,在与中央断绝联系的情况下,根据黄立贵的建议,一改第五次反围剿李德的军事上单纯防御,或硬打硬拼的错误方针,确定了战略退却与战略进攻相结合、内线作战与外线作战相结合的战略方针。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一次闽北红军的“遵义会议”,决策者大智大勇。

会后,闽北主力红军便兵分三路,打出外线去。黄立贵亲率一团西出邵武,歼灭敌新编十一师的百余人,又转战建阳,进军华家山,同邵武独立营会合,打败华家山的反动民团、大刀会,巩固了邵(武)顺(昌)建(阳)游击根据地。此后,闽北红军独立师兵分三路,打出外线,打得敌人晕头转向,措手不及。敌人气急败坏,竟然在当年11月7日的《福建民报》上造谣说“黄立贵就擒”,想以此扰乱人心。两天后,敌人的《江声报》却又报道了黄立贵率部在寿宁活动的情况,“黄立贵就擒”的神话不攻自破。无计可施的敌人将黄立贵妖魔化,闽北“剿匪”指挥部发出通告“能获黄立贵者赏五千大洋”。悬赏五千大洋,要知道当时一个长工一年的工钱也就两个大洋,五千大洋足以抵十几家地主全部家当。

年7月,全国人民都为“七七事变”而愤慨,也为传来的国共即将合作抗日的好消息而欣喜,但国民党却不承认南方红军游击政权和军队,加紧了对游击根据地的围困、清剿。7月上旬黄立贵率领三十余人到邵武找省委领导黄道,路上被敌人发现行踪,敌人立即派出六个团搜捕。黄立贵带着队伍在敌人的缝隙中穿行,三天三夜不敢停留。13日凌晨他们在离邵武城不远晒口附近涉水过河,基本跳出敌人的搜索圈。到达晒溪桥北梧桐祭熟悉的老乡家后,同志们再也走不动了,黄立贵心疼地看看战士们,考虑离城十五里,就算邵武城的敌人得到消息也要一个时辰才能赶达,黄立贵下令休息吃完饭再走。就在他们过河的时候,利欲熏心的伪甲长杨玉发已发觉,在杨玉发赶往邵武城报告的途中,恰巧遇到路过的敌七十六师所属第六连和敌保安中队。红军将士饭还没熟,在杨甲长的带路下,敌军包围了梧桐祭。敌军有备而来,而红军将士带着疲惫仓促应战,黄立贵拔出驳壳枪打到冲进大门的几个敌兵,与两个警卫员跳出窗户阻击敌人,掩护疲惫的红军战士和老乡突围。一场激战,除几个战士突围出来,黄立贵等二十余人终因寡不敌众,全部壮烈牺牲。敌人发现黄立贵的尸体,残忍地割下他的头颅,匆忙送进邵武县城报功请赏。

不久,当地群众含着热泪把烈士们的遗体安葬在梧桐祭。十五年后,在镇反中伪甲长杨玉发被五花大绑押赴刑场得到应有的下场。年,黄立贵师长遗骨迁葬崇安县列宁烈士公园。

本文来源:闽北日报,作者:罡风近期热点,点击阅读

近日,南平有哪些人被通报?

魏敦盛当选建阳区区长,赵明正当选延平区区长

闽北一女子朋友圈晒心情,竟遭恶男连番敲诈

南平市将在年底启动行政中心搬迁

南平行政中心五年内搬迁,带你穿越到未来









































白癜风有那些症状
白癜风怎么引起的原因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aowuzx.com/swzx/1041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