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发病原因 http://www.bdfyy999.com/

近代,关于计划生育,人们往往会想到马寅初和他的《新人口论》,实际上邵力子提出“计划生育”概念,比马寅初早。

马寅初知道邵力子是中国最早提倡计划生育的有识之士,近年来多次公开呼吁控制人口。深受邵力子激励和鞭策的马寅初决心集中精力和时间,将在中国实行计划生育的思想理论建立起来。

为此,他撰写了《新人口论》专著。

马寅初在书稿中指出,中国人口增殖太快,拖累了工业、农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中国不仅要控制人口的数量,而且要提高人口的质量。必须有效地控制人口的增长,国家要进行人口普查,制定切合实际的人口政策,要提倡晚婚、避孕,实行计划生育,政府要有具体措施干涉生育等。

现代的计划生育理论肯定是遵从以上两位的理论才将此政策定为了国策,但是寻根问底,计划生意的理论并不是近代才产生的,更不是现代才执行的。

有网络资料称,中国最早提出计划生育理论的是明朝万历年间的内阁首辅申行时。尽管没有确凿的史料证明申行时提出过计划生育理论,但明代著名作家冯梦龙则意识到了此类问题。冯梦龙编著的《太平广记钞》中有篇《古元之》,文中写道:“其人长短妍媸皆等,无有嗜欲爱憎之者,人生二男二女。”这时冯梦龙批曰:“不若生一男一女,永无增减,可以长久。若二男二女,每增加一倍,日增不减,何以食之?”】

可见,计划生育的理论雏形是在明朝形成的,但具体是谁就不得而知了,而且明朝也是需要计划生育的,明朝人口太多了,按外国人的说法,到处人山人海,挤得走不动路,所以,明朝人就提出了计划生育的理论。估计明朝的人已经超过了六亿。

而最早实施计划生育的时候却是在更早的宋朝。

南宋时期的农村,有个奇怪的习俗,叫“生子不举”,即生了孩子不养育,把婴儿溺死或扔掉。最初,这个风俗还有些迷信色彩,说五月初五生的儿子不祥,不吉利,所以“不举子”,这个“子”指的是男孩子。可是后来这个“子”竟演变成了包括男孩、女孩都在内的所有刚刚出生的婴儿,而且也不单指五月初五了。这个“生子不举”现象存在的时间之长,地域之广令人吃惊。在福建、两浙、荆湖、江南等地广泛分布,尤其以建州、处州、汀州、南剑州、邵武军、建宁府、衙州、严州、鄂州、岳州、信州、饶州等地最为严重。极大地影响了当时人口的繁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并因大量溺婴、弃婴,造成男女比例严重失调,致使无妇可娶,拐卖妇女、女子早婚等现象越演越烈。值得一提的是,这种“生子不举”现象,完全出于农民的自发行为,没有任何来自政府的限制。

同时,因为财产继承关系的制约,这种做法甚至都延伸到了上层,富有家庭,覆盖面之广大大影响了宋朝的农业发展及其社会稳定,这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自发性的计划生育。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aowuzx.com/swsh/1633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