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武长大了,长高了,变美了,惠民工程惊喜连连。可每一届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对自己很抠门,不舍得建新办公楼,对百姓却舍得投入,民生工程一个接一个地从破旧的办公楼里酝酿,并付诸实施。笔者作为建设人和见证者由衷地敬佩,邵武市机关大院虽旧犹美,邵武市领导干部们的惠民之心虔诚靓丽。邵武市机关大院座落于城区的新建路8号,大门简朴,院内七八座楼房与大树相伴而立,几十年依旧。虽楼房外表陈旧,屋内简陋,甚至破损,连空调冷暖风也兜不住,但大院环境整洁有序、樟翠花香、白鹭嘤鸣。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和市纪委及相关部门在这里办公。

图1邵武市机关大院、大门

图2市委楼

这座砖木楼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末,是大院内最老的建筑,市委办公室和几位市委领导在此楼办公。

图3青砖楼

这座砖木小楼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是大院内第二老的建筑。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宣传部、文明办、统战部等在此楼办公。

图4红砖楼

这座砖木大楼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是大院内第三老的建筑。政法委、市直机关党工委、商务局、经信局、统计局、报道组、台办、党史研究室、新闻中心等在此楼办公。

图5灰白楼

这座大楼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建市初期,是大院内最新的建筑,至今也有30多年的历史了。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及其办公室,还有公务员局、编办等在此楼办公。

陈旧破损的办公条件,不仅没有影响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的干劲与雄心,而且还强化了他们艰苦奋斗的作风,“每年要给老百姓一个惊喜”是他们向群众作出的庄严承诺。近年来,该市完成道路“白改黑”、人行道美化、小街巷硬化、公园景点建设、保障房建设、文体设施建设等民生工程几十项,年以来共完成城建项目投资逾13亿元,仅年就完成4.5亿元,从而使邵武这座城市旧貌换新颜,移步风景异。

一是大力实施畅通工程。完成了迎宾大道、熙春路、八一路、李纲路、华光路、小东门路、新建路、五一北路等10多条路段的“白改黑”;完成了城区昭阳、通泰和水北三个街道办事处辖区条小街巷的硬化改造;还对主干道人行道进行了美化,有效地改善了市民的出行条件

图6“白改黑”的熙春路

图7“白改黑”的迎宾大道

二是实施绿化净化工程。完成投资万元的福山公园北大门广场、福音阁、如意园及其相应道路等建设工程,规划面积公顷,森林覆盖率达93%以上的福山公园初具规模,成为人们休闲健身的好去处;完成投资约万元、占地约亩、设计规模万吨、日处理量吨、使用年限35年、采用国内先进无污染卫生填埋工艺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工程;完成投资万元的第二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设施建设工程。还将城乡结合部4个出入口及城南大道、国道城区路段的环境卫生纳入城市清扫保洁范围,新增保洁面积近16万平方米,有效提升了城乡结合部等区域的环境质量。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6.98%,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4.56%,建成区绿地率达到44.07%。

图8福山森林公园

图9污水处理厂

三是实施保障安居工程。南平市政府下达给该市“十二·五”期间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任务套,到目前该市实际开工建设套,其中已竣工套,基本建成套,封顶装修24套,主体施工96套,基础施工套,进入前期准备的40套。

图10林业棚户区改造工程

图11丹台山廉租住房工程

四是实施文化健身工程。投资1.05亿元建起一座占地28.19亩,建筑用地32.16万平方米,集青少年活动场所、图书馆、影剧院、艺术团、文化馆、文化展览馆、城市规划展馆等为一体的文化艺术中心。还建成一批群众性体育健身设施。

图12人民广场南侧的文化艺术中心

图13人民广场西侧的群众性体育设施

(图文:郑德福)









































头晕四肢无力怎么回事
血栓宝典关于深静脉血栓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aowuzx.com/swsh/194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