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患者有哪些好的生活方法 http://www.baidianfeng88.org/yfbdf/zgbdf/2806.html 一个时期,这是意识形态主管部门的重点推进工作。 几年时间,这是一个地方社区文化建设的主要成果。 当时,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梁方,在邵武调动有效资源,全力推进社区文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果,并得到南平市委宣传部的认可。 哪里有新闻,哪里有亮点,我们就奔向哪。作为报道组负责人的笔者,通过多次到宣传、文体等有关部门及基层社区的认真采访,完成撰写《邵武:让社区文化精彩纷呈》新闻稿。年9月15日稿件经过几次修改,投送《闽北日报》《今日邵武》等媒体,并得到采用。 在社区文化艺术节上,欢乐的群众载歌载舞 邵武:让社区文化精彩纷呈 说到邵武,人们会自觉不自觉地称赞邵武社区文化建设工作抓得好,社区文化精彩纷呈。 不久前,南平市委宣传部专门下发文件要求全南平市推广邵武社区文化建设经验做法;7月25日,又在邵武召开全市宣传部长会议,总结推广了邵武区社文化建设工作经验。 邵武社区文化建设工作经验做法的不少文章,在《福建日报》《闽北日报》多次大篇幅给予刊发。邵武社区文化建设工作,拿什么给人看,值得借鉴和推广?带着问题和思考,笔者进行了专题采访。 丹溪风情小区,画室老师示范 邵武把社区文化建设,纳入城市建设和城市发展的整体之中,作为构建和谐社区、和谐城市的重要内容和有效手段。 在政府主导下的社区改造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从年开始,邵武从自身实际出发,推行由政府强力主导下的社区改造,探索出一条“城市社区化、社区小区化、小区规范化”的路子,引导小区群众成为真正的“市民”。在这个过程中,邵武的社区文化建设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并起到积极有效的推进作用。从广义来说,邵武政府强力主导下的社区改造,本身就是一场文化建设,是对落后、封闭、自私、脏乱差盗不文明不安全等文化观念的宣战;在具体的组织实施过程中,邵武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文化建设抓在手中,从建文体活动房、文化墙(长栏、小亭)、图书室、宣传栏、体育健身路径等硬件设施,到户代表议事制度、开展评选好邻居好媳妇及各项文体活动、文艺人才培养和文化队伍建设等软件建设,市委宣传部、市社区办、市文明办、市文体局、市建设局等有关部门都有量化的工作任务,都有明确的工作目标和推进进程,且花在这方面的时间、人力、精力、金钱等投入都占最大比例。从如今已建成的24个规范化小区情况看,文化建设投入大,产出同样大,成正比,达到预期效果。 在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重视社区文化建设。近年来,邵武以城市文明和谐社区建设为目的,投入数千万元,建设了大量有文化品位的景观工程和灯亮、路平、沟通、街美为民办实事工程,如今的邵武城市有了溪南路高品位的景观带,有了充满文化气息的大型音乐喷泉广场,有了五一九路全国无假冒商品一条街,有高规格的体育馆、举重馆,有人气特别火热的熙春公园,还有文化底蕴深厚的民俗馆、博物馆、李纲馆,现在正在筹建之中的邵武市文化艺术中心、福山公园等也都是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大手笔。在细节上,邵武市也没放过社区文化建设,如街道灯光的选择、路标的设计、甚至连垃圾桶都是含有绿色文化的树根造型。 邵武市还通过教育引导、活动开展、典型示范等措施,营造“城市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绿色社区,安全港湾,温馨家园”等全民热爱城市的良好文化氛围。 紧扣“四心”工程主题,推进城市建设和发展。“四心”,即以文化活动凝聚人心、以社区服务贴近人心、以人文关怀感动人心、以宣传教育鼓舞人心。在以文化活动凝聚人心的过程中,邵武市注重社区群众文化队伍建设,全市共有22支比较成型的社区群众文艺团队和4支社区宣讲团,各类文艺骨干至少人以上,从而推进了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在以社区服务贴近人心的过程中,不断完善社区服务,成立了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1个社区(小区)制作了“社区服务卡”,组建了不同的社区文化志愿者队伍,建立了应急救援队、保健咨询队和艺术指导队,把服务事项制成“菜单”发放给居民;在以人文关怀感动人心方面,每个规范化小区都开展了“情系万家”等主题活动,普遍建立了阳光互助家园,开展了“党员奉献楼”、“卫生模范楼”、“尊老爱老孝心楼”等特色楼院创建活动,还建立了以温暖社区低保户贫困户为主旨的“爱心超市”;在以宣传教育鼓舞人心方面,城区4个街道各成立了一支由政治觉悟高、宣讲能力强、身体条件好的在职干部与退休干部组成的社区宣讲团。 八一大桥附近,一乐器练习聚集点 顺应时代,满足需求 随着城镇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农村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引导和提高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质量和水平越发显得重要。当前,作为有25年建市时间的邵武,作为闽北工业重镇和在闽北相对发展快一点的邵武,已经进入到提升城市高品位、优品质、美品相、好品格的时代,邵武的广大市民同样有加快提升城市高品位、优品质、美品相、好品格的需求。加大社区文化建设力度意义重大十分必要,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基于此,邵武市委、市政府及市宣传、文化等有关部门顺应潮流,满足群众的需求,有力有效地推进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工作。 整合社会资源,增强社区文化建设的影响力。年初,邵武市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提出了开展共驻共建活动,让文明单位与社区居委会结对共建,同时建立文明单位挂点社区考评机制,变以往被动服务为主动融入服务,调动小区内各企事业单位的积极性,最大限度“盘活”社区文化资源。今年初,邵武市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再次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工作意见》,对整合社区文化资源提出了进一步要求。通过有效措施和各有关部门的扎实推进,街道和社区居委会、文化建设单位建设社区文化事业的热情得到激发,落实整合社区文化资源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能够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互惠的原则,全力“盘活”包括硬件设施、文艺人才等各个方面的社区文化资源。年以来,邵武城区有30多个社区文化场所通过实施对外开放、改造提升、加强管理等措施,得到有效“盘活”,利用率得到大大提高,平时入内参加文化活动的人数翻番,还经常举办大型演出活动,较开放前更有浓郁的文化氛围。 夜幕降临,秋之韵合唱团的歌声唱响 完善机制,建立阵地 建立和完善各项工作,促进文化活动的开展。完善“考评督查”机制。年,邵武市委宣传部制订下发了《邵武市“十一五”时期宣传文化阵地建设发展规划》,对全市“十一五”期间宣传文化阵地建设有了明确的规划和具体措施保障,确定了“加强领导,强化考核”、“健全机制,加大投入”、“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创新机制,激发活力”等四大保障措施。这些年来,邵武市委宣传部、市文体局、市社区办等单位在推进社区文化活动开展和各项工作的落实上,每年都要给城区街道和社区居委会下达文化建设计划任务,计划任务有不少是量化的指标,并通过半年考评、全年总评及重大活动专门考核等措施,考评街道及社区在社区文化建设工作,通过考评表彰先进,激励后劲,有力地促进了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完善“交流互动”机制。通过召开社区工作专题和现场经验交流会、组织外出参观和社区文化活动现场观摩、创办社区文化建设动态及经验刊物等方式,让邵武市的社区文化建设经验在市外以及本市内、街道内、社区居委会内,进行足够充分的交流互动,扬长避短,相互促进。昭阳、通泰、水北等街道负责社区文化建设的宣传委员,更是经常性联系,交流经验,探讨工作,解决问题。市委宣传部、市委文明办、市社区办的工作简报都把社区文化建设作为重要的内容予以刊发。完善“演出展示”机制。邵武市委宣传部、市文体局直接组织抓好重大品牌文艺演出活动,让广大市在观看演出时评议演出水平,让不同的演出团体都能互相了解长处,并找出不足。年,邵武开始在音乐喷泉广场组织了“激情广场”文艺交流互动,并组织精品文艺节目到进小区汇报演出,起到了很好的文艺演出交流作用,促进了文化人才的脱颖而出和文化层次的提升。昭阳、通泰、水北等街道和不少社区也通过搭建平台、组织活动等方式,让社区内的文艺团体达到充分交流的目的。 落实人才阵地建设,确保社区文化建设有人抓和有场所开展活动。邵武通过公开报名、面试打分、组织考核的办法,从农村优秀富余教师队伍中,选聘了5名社区文体辅导员,专职进社区负责社区文化活动的组织开展、文体事业建设及相关事务。邵武市共有22支社区群众文艺团队和四支社区宣讲团,各类文艺骨干多人。今年,又选择了名有文艺、体育、书法等特长的社区居民任业余文体辅导员。邵武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等单位还通过命名、给予政治关心、提供一定经费支持等方式,促进民间文艺骨干队伍的成长和壮大,并让这些民间文化队伍为我所用。如派员帮助“秋之韵”合唱团、“南武夷”合唱团搞好队伍建设,并为这些社区老年文化团体订了《时事报告》、《福建理论学习》等刊物。邵武在每个小区都有自己的“小区精神”、“文化长栏”、“文化标语”等体现一个小区特别和文化品位的东西,营造小区文化氛围。“小区精神”是经过小区居民自己共同参与思考评选出来的,代表小区自己的“精、气、神”,形成文字张贴在小区显眼处。“文化长廊”,包括传统和现代两大方面的内容,旨在弘扬正气,鞭挞不良行为,展示社区居民的文化风貌。“文化标语”在小区的适当处出现,有的刻在美石上,有的张贴在明眼处,是一句警示教育的话,也是一道风景画。各社区相应投资3万元购置了投影机和音响设备,提供给小区文体活动使用。不少小区还大量添置了图书、报刊和球、桌、拍等文体器材,供居民阅读和活动。 激情广场,文艺演出 精彩纷呈,成果丰硕 由于站在高位、常抓不懈、运作有效,邵武的社区文化建设,成为社区建设的灵魂与核心,成为真正的和谐文化,成为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 城市精神得到进一步提升。通过社区文化建设和进一步深化对邵武精神认识的大讨论,有力地推进了邵武城市精神的确立和提升。如今,在“敢想,敢拼,敢赢”已成为邵武全体市民的共同口号。在邵武精神的强力推进下,这些年来,邵武市的经济和社会事业都得到快速长足发展。7年,邵武规模工业数家、实现产值68.01亿元、实现税收2.76亿元、工业对当地GDP的贡献率44.25%、规模工业产值占南平比重16.25%,与1年比,分别增家、53.03亿元、1.83亿元、12.5个百分点、2.68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邵武规模工业实现产值40.19亿元,增长32.7%。与此同时,鑫森、振达、永飞、煤机等4家邵武企业还领头参与国家行标制订。 人文环境更好了。通过社区文化建设,城市居民再次受到包括传统、现代的积极向上的文化的浸染,思想理念、学识水平、文明礼貌等都有较大提升,进一步丰富了邵武作为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先进城市的精神内涵,遵规守法、言语友善的文明市民多起来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密切了。通过社区规范化和社区文化建设,昭阳街道闽福花园小区文化活动成为常态,人文关怀温暖人心。这个小区,开春有猜谜游园,假日有小百花器乐表演(小区儿童演出专场),最近又搞了才艺大赛。这个小区,建立了明礼庭、文化长栏、文化活动室;这个小区还经常性地组织开展人文关怀、献爱心等活动,红白喜事,业主委员会的人会去送上慰问和帮忙,居民生病会有人发动捐款,前不久高考还有专人义务接送参加高考的小孩。居民张先生很有感慨地说:“住在这个小区,真有种回到农村时代的感觉,人与人之间是再也不象许多城市居民一样,对门都老死不相往来,而是通过文化活动,通过人文关怀,人们的关系融洽了,感情相通了,大家都有一种亲如一家的感觉!” 文化氛围更浓了。与三年前比较,邵武的社区文化活动的团队数、参与人数都翻了番,邵武城市社区处处都有文化活动,夜里自发参加社区和户外文化活动的成年人数突破0人,每天参加器乐状态、管乐、声乐、舞蹈、书画、合唱等社区文体培训学习的小团队有多个超人,每天参与社区和户外文体活动的人数达到城市人口的五六成。 如今的邵武社区,文化氛围浓郁,文化形式多样,文化内容丰富,文化亮点纷呈,文化效益显著!每当夜幕降临,伴随着音乐,数千市民,蹁蹁起舞;伴随着灯光,邵武城市数十个社区文化聚集点上,或是腰鼓队又敲又跳,或是乐器室凑响器乐,或是合唱团歌唱不歇…… 过去难以组织节目,现在要“走后门”排演出。邵武市文体局文艺股股长韩承伟告诉笔者:“如今的邵武社区民间文艺团体如雨后春笋一样成长飞快,个个有实力,个个不服输,个个有冲劲。社区文艺团体争相参加文艺公益演,随叫随到,且都能拿出好节目,都能让组织和市民满意!年开始,我们只在音乐喷泉广场搞激情广场文艺晚会,今年又有水北街道主动搞起了激情广场,每个月都有一台象模象样的戏!” (林传仁付鹏跃龚义麟黄学勤) 古城社区的文艺演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aowuzx.com/swly/1330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