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很久以前,30—40万年前,福建这地方就有人了,我们且洋气的称他们为福建先民。

整个旧石器时代,福建先民的行踪更多的是在沿海一带的低山丘陵,闽南,闽东都有;也有出现在闽中大谷地,永安、清流、武夷山、三明万寿岩等地。

新石器那会,他们活动范围更广了。先民们靠一双大脚,沿江河探险,一直走到福建的腹地。闽江、建溪、富屯溪、沙溪、木兰溪、晋江、九龙江、汀江及其支流两岸,都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村落,他们居住在岩棚、半地穴式、干栏式建筑里,有的捕鱼,有的打猎,采集,也有的已经可以种粮食种菜,开始过上了定居的生活。

考古家推测,在那个时候,福建人就已经与邻居广东北、江西南地区的人有了间歇性的相遇,他们在广袤原始山林中意外碰面的时候,不管是咿咿呀呀眉目传情,或者举起棒子就互殴,那才真的都是猿分啊。

咿呀的眉目传情,或是举起棒子就互殴,都是猿分。

大概距今三千年前后,福建逐步形成了《周礼》中称作“七闽”的多部族群落。

战国中期,楚打败了越,来自浙江的越王勾践的后代就向南方逃跑,其中一支到了闽中,和当地的福建本地人在一起,嘿咻嘿咻,发展成了闽越族。这个事情明确记载在了《史记·东越传》里。

公元前年,越王勾践出兵伐吴,占领吴国大片土地

秦一统中国后,在福建设了闽中郡,闽中郡当时的首领叫无诸。秦统一没多少年后就乱了,无诸带着福建子弟兵跟着刘邦打战。刘邦当了皇帝,无诸被封为闽越王,建立闽越国,建都福州。

汉武帝派兵征战

闽越国存在了92年,人口增多,脾气也见长。对外和邻居挑衅,回家和兄弟宫斗的事情也开始来了。汉武帝看这样不行啊。公元前年冬,派四路大军进入福建,又把闽越国灭了。这还不要紧,接着汉武帝又下了道命令,觉得自己山高皇帝远,我管不着是不是?全部搬家!去江淮。

一声令下,福建人去楼空,只有零散潜逃的流民和山中的山民,江湖零落,荒凉了好多年,一直等到汉末。

汉末,福建被东吴占着。东吴天天要打战,男人不够用,就常常在福建拉壮丁,这让福建人又很不爽,尤其山区的原住民好几次扯旗叛乱。为此,孙策、孙权兄弟都先后派过大军来福建征讨,并逐步加强了对福建的管理和开发。这期间,福建新设了建安郡,管辖十个县,八个在闽北,只有候官(福州)、东安(南安)在沿海。

汉末东吴占割据福建

总的来说,那时候的福建还是边穷地区。吴国常把流放官员、贵族都丢到福建。比如东吴的第二代皇帝孙亮被废黜后,就被贬为候官(福州)侯,不过他在来的半路上自杀了。不然,他可能就是福州历史上迎来的第一个流亡皇帝。

然后就到了西晋,晋武帝司马炎死后,先是皇后搞宫廷政变,然后司马家兄弟“八王之乱”,内战搞了16年。北边的匈奴一看,乘火打劫呗,于是西晋没了,命大跑出来的,到了南京成了“东晋”。

东晋“八王之乱”

就这一次,中原一路跑到江南的不少人。可是,江南也不是莺歌燕舞。东晋多年,以及后面宋齐梁陈四个短命王朝多年,也都是血光之灾连绵不绝。很多从北边跑到江南的人,包括江南很多本地人,只好又跑呀跑,跑到了更偏僻,也相对安定点的福建。

但猜想这期间移民来福建的绝对人口并不会多。想想看,那时候福建官方人口全省才五六万人,这人烟稀少、山高路远的穷乡僻壤,实在不得已来福建的,都该有亡命天涯的绝望感吧。

史书《八闽通志》上说,“永嘉二年(年),中州板荡,衣冠始入闽者八族,所谓林、黄、陈、郑、詹、丘、何、胡是也。”讲的就是这段历史,只不过当时移民来的,未必是达官贵人,但这既无从考证,也不太重要了。总而言之,魏晋南北朝那阵子,中国历史上迎来了第一次民族大融合,而福建人的谱系,从此后也就更加丰富多彩。

时间跑到了年,隋朝军队灭了统治福建的陈朝,于是福建人在多年后,再次在一个全国统一的政权中,与中原主流文化紧紧拥抱在了一起。

公元年,隋军南下灭陈

值得八卦的是,隋朝在征服福建的过程中,建了一支海上部队。这部队后来没事就常常在台湾海峡溜达,然后就发现了当时被叫做流求的台湾。

年,隋炀帝派军进攻台湾,“破之,献俘万七千口,颁赐百官”,大部分应该都就近被安置在了福建,后来考证说大部分安置在了福州福清一带。当时整个福建朝廷掌握的户数不过户,一下子从台湾移民来了多人,这是福建人血缘演变历史上的大事。

年,隋炀帝派军进攻台湾

从唐朝建立的年到年安史之乱爆发,福建人口达到一个高峰。开元年间,福建福州、建州、泉州、漳州、汀州,五州官方统计共有10万余户,比隋代增加了几倍。

安史之乱后,北方藩镇割据,战乱纷飞,北方人又开始往福建跑。尤其唐末黄巢之乱后,一直到五代,各路军阀在中原大地杀的屁滚尿流,北方老小再次往南方一波波的搬家。

安史之乱后,北方藩镇割据,北人南迁往福建

规模最大的一次,应该就是光州刺史王绪带了自己的部队和光州、寿州两地百姓数万人来到福建。这是什么概念,这次移民人口大约占了福建当时人口的五分之一。

这支部队在来福建的路上,发生过一次兵变,王审知几个兄弟在兵变后成了首领。后来是他们带着这几万人统一了福建。

王审知很聪明,深知人是第一生产力的道理。他热情洋溢地招徕外省人来福建定居。安民告示一出,移民来福建的人更加络绎不绝。根据统计,到了宋统一福建(年)时候,福建的人口比唐元和(—年)时期增加了五倍还多,这种人口爆炸式增长的盛况,是福建历史上的头一次。

王审知在位时,减轻徭役,降低税收,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

这个期间,北方都有哪些地方的人移民到福建呢?王审之统一福建的大部队,大部分是光州与寿州的,这算是个大头。而其中,王审知老家固始县的人,很可能又占了其中的大头。他们差不多就是生活淮南,在今天河南、安徽、江苏三省交界处。

另外,也有其他地方的移民。近一点的江南一带,淮河以北的中州一带,远的洛阳、长安,四川,山西,山东,在唐末五代期间,都有移民到福建的记载,当然最多的应该还是就近的江淮。

唐末五代期间,就有移民到福建的记载

王审知死后,他儿子在年建了闽国,闽国国小屁事多,天天宫斗,在年就被南唐给灭了。吴越国也在这时候乘机来抢福建,占领了福州。加上割据泉州和漳州的福建本地土豪留从效,福建被一分为三,一直到宋。

另外,从唐代开始,福建的福州、泉州逐渐成为了中国对外贸易的重地。海外贸易,北至辽宁的渤海国、契丹国,南到广州、东南亚各国,水手、商人、女人注定的那些交集,不可避免也会有人口上的交流,在加上当时福建的佛教很盛,也推动了与印度、朝鲜、日本的各方面来往。当然,那时候这还都是福建人口演变上的非主流罢了。

从唐代开始福建福州、泉州便成为中国对外贸易重地

终于讲到福建历史上最值得傲娇的部分了。宋代那会,全世界经济文化最牛逼的就是中国。而福建,又是宋朝,尤其是南宋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区域。世界看中国,中国看福建,福建风光,一时无两。

这光荣背后最重要的推动因素还是人,按照现代的说法,叫人口红利。

宋朝汴京一片繁荣

隋代福建仅有多户,平均算下来,当时福建每10平方公里一户人家,这哪里谈得上什么经济发展。唐五代北方移民大量进入福建,到宋统一中国的时候,福建已经有了46万多户人家。到北宋末年,已经有了多万户。

南北宋之际,金兵南下,中原再次陷入战乱,中原士子举族南迁,又是一波移民浪潮,南宋初年,福建人口又比北宋多了30多万户。

南北宋朝之际,金兵南下,中原战乱

一直到南宋中期,外地移民仍然源源不断地进入福建,福建人口达到了历史最高点——多万人,福建成了当时国内人口最密集的区域。

好景不长,蒙古人来了。南宋被元军追着边打边跑,一群大臣护着赵家两个宗王陆续进入福建,其中益王还在福州即了帝位,迎来了第一个流亡皇帝。

蒙古军队南下

在攻入福建的元军中,蒙古人并不多,汉人部队还是数量最多的头牌,其次是色目人(中国元代时对来自中西亚的各民族的统称)组成的合必军。

合必军是当时元军南下的总指挥宰相伯颜从老家带来的,他的老家是伊拉克、伊朗、乌兹别克几个中亚国家构成的旭烈兀王朝,主要是波斯人。这支部队在年被驻扎在了泉州,留在了福建,这使得泉州的波斯人大增,成为一脉。元末战乱,福建境内军阀林立,就是这些波斯人,也扯旗自己搞了武装队伍——亦思巴奚,控制了泉州十几年。

宋元期间,城镇经济繁荣,人口交流频繁

除了波斯人,宋元期间,由于海上贸易的发展,在福建沿海,主要是泉州,定居下来的外国人不少,元代有记录的与福建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就有90几个,而且势力渐盛。南宋时候,泉州已经出现了藩坊,“诸藩有黑白两种,皆居泉州,号藩人巷,每岁以大舶浮海…”

传言最夸张的时候,泉州城内可以听到的世界各地语言有多种,阿拉伯人、高丽人、亚美尼亚人、意大利人、波斯人、印度人人、占城人……,很难想象当时泉州市长的富人朋友圈是要怎么交流的,马可波罗眼里的“东方第一大港”真不是浪得虚名。

宋元之际,一个叫蒲寿庚的阿拉伯人甚至当了“安抚沿海都制置使”,一手把持福建海外贸易,番人更盛,在泉州反客为主了好几十年。到今天,可查证的,福建泉州就散居着五万多阿拉伯人和波斯人的后裔。

宋泉州市舶司遗址

除了泉州,福州也有不少信奉伊斯兰教的色目人后裔。邵武也有,据说邵武回族的祖先都是军人,他们在明朝被调至邵武平乱,然后就定居下来了。

从宋元开始,福建就逐渐成为人口过剩区域,向外流动大于输入,这一点到了明代更为突出。

宋元开始福建成为人口过剩地区

明朝初年的时候,福建人口有万,而当时全国人口不过万左右,差不多占到了十三分之一。0年的人口统计,福建人口3万,约占全国13亿人口的四十二分之一。可见,明朝那时候,福建是全国的人口大省,福建山多地少,人口只好向外迁移。

而福建人史上都移民去了世界那些地方?我们将在另外一篇《福建人都去哪了》中谈谈,先按下不表,继续说这次的主题。

福建人口向外输出大于输入的现象的形成,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福建人”的主体已经基本形成,这个时间点差不多在宋。当然,“福建人”这从来就是一个相对的定义。宋元之后直至今日,人口的交流演变从来没有停止。

宋元之后,人口的交流演变变得频繁。

战争、叛乱、匪患、宦仕、部队驻防、流民、贸易、宗教……,当然也有私奔的爱情,继续不断改变着某个地方人的构成。

福建人在明以后的基因组成变化,还有些值得单独提提的,比如清八旗军进驻福建,留下满族后裔;太平天国部队四次进入福建;清末五口通商;民国军阀混战,抗日战争…

年8月17日,解放军开进福州城

然后就是解放战争,进入福建的解放军三野十兵团十万大军,其中大部分是山东人。以及年,不同批次随军接管福建政权的南下干部,他们主要来自老解放区的山东、河南、山西、河北等,还有一批也是随军来福建的知识青年为主的南下服务团,他们主要来自上海。

上个世纪50年代,上海市动员大批职工支援福建建设,涉及搪瓷、保温瓶、皮革、日用五金、木材、食品、造纸7个行业,总人数达多人,此后很多人便在福州定居下来,在把马路建起小区“上海新村”,也是福州第一个新村。

解放后,年,福建山东两省达成协议,由山东动员壮汉到福建当伐木工,一下动员有2万多人,后来为了稳定军心,干脆把他们的家属也动员来了,有4万多人,他们来了后,主要分配到了南平,三明,龙岩三地,南平最多。除了山东,动员来福建当伐木工人的,还有上海、广东、安徽、江苏等地,也都各有数千人不等。

年,福建决定要在三明建重工业基地,国家一声令下,又从西安、宝鸡、沈阳、鞍山、上海抽调技术人员支援,不到一年,就调集到三明4万多人。

年三钢建设工地

年,上海又搬了三十几家轻工业企业到福建,连人带设备扎根了下来,这次他们主要被安排在三明和福州。

年,福建“小三线”建设,又给上面递了报告,希望上海再支援点工厂来福建,这次又搬来了11个工厂,又从上海搬来了四千多人。

三线建设,自年开始,是中国经济史上又一次大规模的工业迁移过程

在最近的,就是接收“三峡移民”,0—2,实际搬来福建的有五六千人。

福建人民热烈欢迎三峡移民

再后来?那已经是眼皮底下的事了,当今世界,人口流动之频繁,数量之庞大,以从所未有的速度重组着每块土地上的人群构成基因。随你风从哪里来,在福建,我们就都是胡建人。

综合来源:大田视界、泉州网、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北京哪里可以能治疗好白癜风
白癜风早期能治愈吗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aowuzx.com/swzx/9902.html
------分隔线----------------------------